学术队伍
|
张建光 教授(二级)
添加时间:2018-06-12
张建光,男,1957年3月出生,二级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果树结实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教育背景 1976年-1979年,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学士学位 1981年-1984年,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硕士学位 2002年-2005年,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9年-1984年,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助教 1984年-1992年,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讲师 1992年-1996年,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副教授(破格晋升) 1996年-今年,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破格晋升) 1999年-2007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乔木果树研究与推广中心,作为访问学者+博士后,时间断续累计达6年。 ◆学术/社会兼职 2014-2017年,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学术期刊编委,《园艺学报》、《果树科学》、《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审稿人。 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库成员,河北省科技成果奖、山东省科技成果奖、辽宁省科技成果奖、河南省科技成果奖、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国家级林木品种鉴定评审专家。 ◆荣誉称号 1、河北省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教委党组,省科教工委,1991。 2、中国农业函授大学先进工作者,中国农业函授大学,1993。 3、河北省山区开发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山区技术开发小组,1993。 4、1996年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河北农业大学,1996。 5、坚持太行山道路成绩显著先进个人,河北农业大学,1997。 6、校外三结合基地创建先进个人,河北农业大学,1999。 ◆教学情况 承担课程(本科、硕士、博士、国际): 本科生课程:《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果树学概论》、《水果栽培》、《干果栽培》、《果树生理学》、《园艺学概论》、《绿色果品栽培》、《果树生物学》、《现代果树栽培技术》、《果树产业规划与案例分析》、《果树生态学》、《果树自然灾害与预防》等,课程负责人。 硕士生课程:《果树专业英语》、《果树学进展》、《果树学Seminar》等,课程负责人或主讲。 博士生课程:《现代果树生产与实践》、《高级果树生理学》等,课程负责人或主讲。 国际博士研究生课程:Frontiers in Horticultural Research, 主讲教师。 教学奖励 1、“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项目获1993年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 2、“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项目获1989年河北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独立完成。 3、“果树栽培学双语教学研究”项目获河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4、“苹果果实日烧原因、机理及预防研究”项目 获2006年度河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教材编写 1、副主编,《果树栽培学总论》第四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参编,《有机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农业出版社,2014。 3、主编,《果树生产技术》,全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百万中专生计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参编,《园艺学实践》,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科研情况 科研项目 1、苹果果实日烧机理研究(项目编号:30320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排名第一。 2、苹果果实日烧机理及预防技术研究,河北省人事厅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专项,2007~2010,排名第一。 3、梨园树下标准化管理及鸭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编号:nyhyzx07-026),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7~2010,排名第二。 4、河北省太行山区有机苹果栽培技术开发与研究(项目编号:09230602D),2009-2011,排名第一。 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项目编号:梨3-38)。农业部和财政部,2008-2018,排名第二。 6、高温强光胁迫下梨果实APX代谢规律研究(项目编号: C201000077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4,排名第一。 7、河北省山区苹果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项目编号:14236808D),2014-2015, 排名第一。 科技奖励 1、“苹果果实日烧机理研究”获2006年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11,排名第一。 2、“梨省力高效现代栽培模式与技术”获华耐园艺科技奖,2014.11,排名第三。 3、“基于省力高效的梨栽培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的创建与示范”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015.9.18,排名第三。 授权专利 1、一种梨园篱架设立及新梢绑缚方法,专利号:ZL2014 1 0255933.5;授权时间:2016.1.13,排名第二。 2、一种促发梨苗中心干多发枝的刻芽方法,专利号:ZL2014 1 0257477.8,授权时间:2016.6.8,排名第一。 3、一种高接梨树超长枝刻芽方法,专利号:ZL 2014 10255918.0;授权时间:2016.6,排名第二。 颁布标准 1、优质海棠果,DB13T 537-2004,河北省地方标准,2004。 2、优质海棠果生产技术规程,DB13T 538-2004,河北省省地方标准,2004。 3、有机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DB13/T 1405-2011,河北省地方标准, 2011。 4、梨省力高效栽培模式-第二部分:梨园黑麦种植与利用技术规程,DB13∕T 2042.2-2014,河北省地方标准,2014。 5、 “梨省力高效栽培模式-第四部分:梨园规划与设计技术规程”,河北省地方标准,2015。 ◆论文论著 论文 1、Ferric reduction oxidase 2 gene from Pyrus betulifolia Bunge is regulated by iron deficiency and auxin. Canada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97(2017)1-11,通讯作者. 2、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bCS2 gene regulated by iron deficiency and auxin-based systemic signals in Pyrus betulifolia.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5(2016)25-31,通讯作者. 3、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bCS1 Gene Regulated by Iron Deficiency and Involved in Response to Auxin in Pyrus betulifolia.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2(6):253-260,通讯作者. 4、Effect of Exogenous Substance Pretreatment on Antioxidative Ability of Pear Fruit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Excessive Sunlight Stress. ISHS Acta Horticultrea 1094:389-394,通讯作者. 5、Effect of Tree-row Mulching on Soi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ear Trees. ISHS Acta Horticultrea 1094:299-306,通讯作者. 6、Effec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Coupling Modes on Soil and Leaf Nutrient Contents in a Pear Orchard. ISHS Acta Horticultrea 1094:325-332,通讯作者. 7、Advance in researches on AsA-GSH cycle in horticultural crops.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2010, (1):84-90,通讯作者. 8、Effect of high-temperature stress on the activity of key enzymes in the AsA-GSH cycle in ‘Yali’ pears.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2010, Volume 4, Number 4, Pages 463-467,通讯作者. 9、Postharvest changes in internal fruit quality in apples with sunburn browning.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9, 134(1):148-155,排名第二. 10、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excessive light on glutathione content in apple peel,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2008,2(1):97-102,第一作者. 11、Heat and light-induced apple skin disorders: Causes and prevention. Acta Horticulturae,2008, 772:51 – 58,排名第三。 12、我国经济林产品(干果)产地环境研究,林业科学,2006,42(2):83-87,排名第一。 13、套袋对苹果微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5, 25(5): 150-155,排名第一。 14、苹果套袋及除袋技术对果实微域温湿度及光照的影响. 园艺学报,2005,32(4): 673-676,排名第一。 15、我国无公害干果产地土壤重金属适宜限量研究,土壤学报,2005,42(1):153-155,排名第一。 16、微域环境对苹果果实5’-核苷酸酶活性的影响. 园艺学报,2005,32(2):191–196,排名第一。 17、强光胁迫对苹果树冠不同方位果皮的氧化胁迫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976-1980,排名第一。 18、光照强度对苹果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4,24(6):1306-1310,排名第一。 19、苹果果实日灼预测预报计算机模型. 植物保护学报, 2004, 31(1):69-73,排名第一。 20、苹果果实日灼人工诱导技术及阈值温度研究,园艺学报,2003,30(4)913-916,排名第一。 21、嘎拉苹果高温驯化与果实日灼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2003,36(6):731-734,排名第一。 22、Daily maximum fruit surface temperatures in relation to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apples,生态学报,2003,23(5):850-855,排名第一。 23、Environmental Stresses That Cause Sunburn of Apple. Acta Horticulturae,2003,618:379-405,排名第二。 论著 1、《果树栽培》,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排名第二。 2、《英汉果树词汇》,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排名第二。 3、《落叶果树嫁接》,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排名第一。 4、《庭院草莓》,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排名第二。 5、《核桃、枣、柿、板栗快速丰产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排名第二。 6、《低产果园增产实用技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排名第二。 7、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农业出版社,1993,参编。 8、《果园低产的预防和改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排名第二。 9、《苹果》,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排名第二。 10、《主要果树砧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排名第三。 11、《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园艺卷2》,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参编。 12、《杏、李、樱桃高效优质栽培》,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排名第四。 13、《梨丰产优质栽培技术问答》,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排名第一。 14、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Jujube Symposium, Acta Horticulturae, 480,参编。 15、《梨高效栽培与病虫害看图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0,排名第二。 18、《梨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排名第一。 19、《梨优质丰产栽培掌中宝》,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排名第一。 ◆研究生培养 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15名,在读博士生2名,硕士生0名。 ◆社会服务(基地建设) 多年来,致力于学校标本园教学与科研基地、井陉矿区三结合基地、泊头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 ◆团队和平台 参加河北农业大学梨研究团队,主要在河北省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部园艺产品质量重点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 ◆学术会议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5次,省级学术会议20次,其他学术会议10次,其中:任第一届国际枣属植物研讨会召集人/组委会成员,在比利时鲁文第十二届国际梨研讨会上宣读两篇论文。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312-7528327 电子邮件:yyzjg@hebau.edu.cn; zhjg570315@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