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首页 > 社会服务 > 基地建设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添加时间:2021-05-01

高度重视社会服务是本学科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20世纪80年代,作为先锋学科开创了教育、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社会服务模式,被原国家科委命名为“太行山道路”,被教育部肯定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近5年,聚焦行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不断深化太行山道路、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将服务区域从山区拓展至平原、由国内推向国际,服务环节覆盖全产业链,服务成效显著提升。

1.科技扶贫成效显著。针对太行山-燕山贫困片区,创建了“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社会服务新模式,帮助阜平、易县等6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脱贫,得到国家扶贫办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认可。该模式入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FAO等7家单位遴选的2020年“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指导平泉县创建的“三零”扶贫模式入选全国精准扶贫十佳典型经验。两个模式已被河北省政府在34个贫困县推广。培养出以全国扶贫创新奖获得者孙建设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时代社会服务领军人才。

2.科技服务产业贡献大。针对河北省梨、苹果、枣、大白菜、茄子和食用菌等优势园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开展科技服务,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承担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岗站4个、省级首席岗2个和岗(站)6个;建成省市农业创新驿站67个,并共建了辣椒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省设施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社会服务平台;通过“校+X”合作等模式,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21项;推广科技成果102项,辐射529.26万亩,创经济效益210.7亿元,培训各类人员23万余人次。

3.专家智库和服务学术发展作用突出。学科专家帮助政府制定河北省特色种业、梨、甜瓜和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等县级以上园艺产业规划61项,获批农业农村部2个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河北省鸭梨和食用菌,经费6亿元)并被聘为首席专家;牵头创建了国际枣品种登录中心、河北省外国院士工作站和国际蔬菜科技合作基地,与荷兰、罗马尼亚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组织举办国际、全国性会议31次,推动了园艺学科和产业走向国际。


5.jpg

2017年暑期赴雄安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暨基地挂牌仪式

6.jpg

河北省食用菌首席专家李明教授为主产区培训技术骨干

7.jpg

河北省蔬菜首席专家申书兴教授向省厅领导介绍自主培育的蔬菜新品种

8.jpg

农业部水果专家组成员孙建设教授推广的现代苹果种植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9.jpg

农业部桃岗位专家陈海江教授到隆化扶贫点现场答疑

10.jpg

学院成功举办学校目前唯一一个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